mRNA疫苗发展至今,经历了8个不同的阶段,技术成形于2007年,新冠疫苗一战成名,获得2023年诺贝尔奖。mRNA相对于DNA作为抗肿瘤疫苗策略的优势在于mRNA无需进入细胞核即可发挥其功能,并可通过体外转录;mRNA疫苗不会插入基因组序列中,不存在插入性突变,不会造成遗传风险;mRNA能在患者体内合成所需的治疗性蛋白质,设计和起效更加灵活快速,为个性化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在抗原表达和免疫系统激活方面更有效,所需剂量更低。
目前,随着mRNA疫苗进入肿瘤治疗的临床阶段,对mRNA疫苗的体内药代动力学监测变得尤为重要,揭示mRNA疫苗在抗肿瘤治疗过程中的体内代谢分布、疗效及安全性的基本规律。然而,常规qRT-PCR、RNA测序等方法的样本需要量大,难以解决体内mRNA疫苗样本丰度低、不易检测的问题。即时检测,对于抗肿瘤mRNA疫苗的筛选、安全评估及临床评效,其检测的灵敏度、操作的便捷性以及成本的控制是关注焦点。
近日,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医药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项阳教授团队报道了一种基于分裂crRNA的双Cas12a系统协同的肺癌mRNA疫苗分析检测平台(图1)。团队利用功能核酸技术的策略,将分裂crRNA的Cas12a系统与滚环扩增(RCA)耦合首次联合应用,改变传统crRNA设计,双Cas12a可以减少RCA产物二级结构,为抗肿瘤mRNA疫苗药物的临床评效,提供了一种高效灵敏的检测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7月2日以“Highly sensitive detection mRNA vaccine of lung cancer associated antigen by double Cas12a with split crRNA collaborative system”为题,正式发表在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上。
图1.基于分裂crRNA的双Cas12a系统分析肿瘤mRNA疫苗原理示意图。
8590am发现海洋财富博士研究生何苗为论文的第一作者,8590am发现海洋财富项阳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王忠云副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医药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等的资助和大力支持。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bios.2025.117749